2012年美华学社暑期服务团赴贵州大学、云南大学和四川大学
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Wednesday, July 18, 2012
团长 高炜(美华学社 会长)
副团长 王勋(美华学社 执行副会长)
张新亚(美华学社 秘书长)
(王勋、张新亚 执笔)
为了推进国内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协助中西部地区高校国际教育的交流,我们美国华人教授科学家学社(以下简称美华学社)在芝加哥总领馆教育组陈维嘉参赞的直接指导下和刘强领事的具体配合下,通过教育部春晖计划的大力支持,组建了2012年美华学社暑期回国服务团,邀请了8名在美华人教授学者於2012年7月9日至7月18日访问了中西部地区的贵州大学、云南大学和四川大学。访问期间,我们在被访学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精心安排下,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广泛的学术交流,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标,和被访学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我们在贵州大学的交流活动(7月9日至11日)
2012年7月9日上午我们全体团员参加了由贵州大学主办的和学校主要领导参加的座谈会。贵州大学郑强校长亲自参加了座谈会。参加座谈的还有省教育厅副厅长蔡志君、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龚宁。学校助理巡视员谢田凯、人事处处长史勤先、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王颖华、以及其他相关学院的领导参加了座谈。
会上,王勋教授(美华学社执行副会长)代表美华学社和回国服务团致辞,感谢贵州大学对我们回国服务团工作的大力支持以及对我们活动的精心安排和热情接待。王会长介绍了美华学社的基本情况和本次回国服务团的工作设想,而且着重谈了今后可能的合作方式,包括:(a) 请美华学社的会员担任兼职教授,来贵州大学教授专门课程,精品课程;(b) 为贵大推荐所需学科专业的人才;(c) 邀请贵大校领导、教育厅领导参加我们召开的芝加哥教育论坛;(d) 共同完成合作科研项目发表论文;(e) 协助贵州大学访问学者计划。
最后,郑强校长代表贵州大学聘请我团高炜、王勋、张新亚、曾左韬、张宏霖等教授为贵州大学客座教授。此外,在这次访问中,贵阳医学院聘请我团潘岛、郝久宽、朱红梅等教授为客座教授。
7月9日下午至11日,各位团员分赴各院系作专业方面的学术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下分述各位团员的交流成果。
a.高炜:
i.7月11日下午,于贵州大学南校区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多源地球系统科学观测数据与模式支持下的全球变化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贵州大学副校长赵德刚主持,贵大生命科学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农学院、林学院的师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并在科学数据采集、模式模拟技术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
ii.7月11日中午,会见贵州大学新任校长郑强,交流“春晖计划”开展情况,以及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与贵州大学的合作交流进展情况,并受聘担任贵州大学客座教授。
b.王勋:
i.7月9日下午,参加了由贵州大学人事处主办的研讨会。出席研讨会的有人事处处长史勤先,教务处处长向淑文,发规处处长张寒松,马列部主任罗玉达,贵州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杨军昌等20多人。会上王教授做了《美国高等教育管理:终身教职制度》的讲座,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讲座后和我们就中国大学的聘用制和美国的终身教职制度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做了比较,讨论十分热烈。会上贵州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杨军昌当即向王教授约稿。
ii.7月10日下午,参加了由贵州大学法学院主办的研讨会。会议由社会学系主任杨晶教授主持,出席会议的有学院的教授,研究生和本科生50余人。王教授在会上做了《美国公众社会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的讲座,受到热烈欢迎。据贵州大学的调查,“讲座内容学术水平高,获得学院师生的高度评价,学院表示受益匪浅”。贵州大学社会学系陆卫群教授提出和王教授共同申请春晖计划科研基金,研究贵州少数民族生育习俗和婴儿健康问题。
c.张新亚:
7月10日访问了贵州大学艺术学院,作了关于《心理声学在音乐与艺术方面的应用》的主题演讲,并和贺祝平教授、张贵华教授等老师、学生进行了讨论交流。张教授介绍了心理声学领域的最新成果,以及在音乐与表演方面的应用。双方议定在今后加强与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的师生的交流访问和演出、学术方面的合作。
d.曾左韬:
在贵州大学作了两个学术报告。在电气工程学院作了《美国能源部的阳光计划介绍—光热式发电的机会和挑战》的报告,介绍了美国能源部在太阳能技术研发方面的最新动态,报告后与院长彭志炜等进行了交流讨论。在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作了《从能源角度看二氧化碳全球暖化问题及社会影响》的学术报告, 以科学事实说明在目前的全球暖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二氧化碳全球暖化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问题,当这种复杂问题被偏向误导时,对国家能源政策会造成不良影响,由于中国目前正处于正在工业化的阶段,能源的开发使用是这个阶段的关键,如果国家能源政策被偏向误导,中国工业化过程将受到直接影响。贵州大学资环学院师生对这个以科学事实说明真相的报告给与热烈掌声支持。报告后与资环学院副院长刘方等交流,并参观了资环学院用生物过程处理污染的实验室,吴永贵教授说明如何通过生物用二氧化碳和阳光处理重金属污染,以科学事实表明二氧化碳是自然界处理污染所需要的物质。
e.张宏霖:
赴管理学院交流。作了两个演讲:
i.“Business Models and Innovation”
ii.“Chinese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 in the Global Markets
与杜斌院长正式会谈,与陶渝苏博士和教授们举行了非正式会谈。
双方讨论了今后的合作,包括担任管理学院访问教授,计划于寒暑假来贵阳作教授和科研,以及其他师生交流方面的合作。
f.潘岛:
i.7月9日下午, 由贵阳医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付启宏陪同赴贵阳医学院做了专题学术讲座, 题目分别为干细胞基因转移与遗传疾病的治疗。 之后在组织工程与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刘杰麟教授的带领下参观了该中心。
ii.7月10日下午应贵阳医学院副院长、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官志忠教授邀请到该重点实验室参观交流。在官志忠主任和杨明副主任的陪同下参观了实验室,做了题为“跨血脑屏障的大分子传递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的报告,并与该室的全体教职工及学生进行了座谈。官志忠副院长代表学校向潘岛博士颁发了客座教授的聘书;杨明副主任向潘岛博士详细介绍了实验室近几年来实验室的几个研究方向和取得的成果,我也就近年来的研究方向和成果进行了的阐述,双方探讨科研合作的前景。
g.郝久宽:
赴贵阳医学院做了专题学术讲座:纳米生物技术在脑部给药中的应用。与贵阳医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付启宏进行交流:讨论有关在贵阳医学院建立留学生院和英文教学事宜,并对以上事宜提出建议。被聘为贵阳医学院客座教授,并就到贵阳医学院讲学和英文教学达成初步意向。参观了贵阳医学院药学院,中央与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共建实验室的“现代药物制剂GMP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民族药与中药开发应用工程研究中心,贵州省药物制剂重点实验。通过交流座谈我了解到贵阳医学院药学院的药剂学和药物化学研究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但基础生物药学方面相对薄弱。郝教授与廖尚高副教授在脑血栓的药物治疗方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h.朱红梅:
i.7月9日下午,访问了贵州大学经济学院,作了《美国院校研究在大学管理和运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报告,介绍了美国院校研究在大学管理和运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美国高校评估与排名体系、以及美国高校学分、学位的管理体系。经济学院院长、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报告会。
ii.7月10日上午,访问了贵州大学管理学院,进行了《美国院校研究在大学财务预算以及人事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座谈,交流和探讨了高校信息管理系统、课程评估流程以及人事管理体系。贵阳大学人事处、以及评估中心的领导参加了座谈会。
二、我们在云南大学的交流活动(7月12日至14日)
7月13日上午全体团员出席了云南大学副校长王建华召开
的座谈会。王校长介绍了云南大学的历史和各学科发展。
美华学社会长高炜教授介绍了学社促进中美学术交流、
高等教育合作等情况。座谈会上团员们和科技处、国际
交流处、经济学院、公管学院、艺术学院、资环学院、
物理学院、生命科学院、数统学院、化工学院相关领域
专家进行了座谈。
7月13日下午至14日,各位团员分赴各院系作专业方面的
学术交流,反映热烈。以下分述各位团员的交流成果。
a.高炜:
7月13日下午,访问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吴涧和相关专业的师生参加了学术交流活动。作了题为《Global Change Researches using Multi-source Observations and Modeling of the Earth System》的学术报告,着重介绍了在美国长期开展的紫外辐射监测、大气遥感与模式模拟等工作。 计划合作成立联合研究中心。
b.王勋:
7月13日下午出席了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持的研讨会。学院教授和研究生20余人参加研讨会。会上王教授作了《麦克布洛维和公共社会学》的报告,并和与会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都认为公共社会学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大意义。社会学系马雪峰教授等计划和王教授共同申请明年的春晖研究计划。
c.张新亚:
7月13日访问了云南大学艺术学院,在音乐系作了关于心理声学在声乐艺术上的应用的主题演讲,并和姜绍永书记、李洁主任等老师及学生们进行了讨论交流。张教授介绍了心理声学在声乐表演及训练中的应用,师生反映热烈。双方决定在今后加强与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的合作教学和演出。
d.曾左韬:
在云南大学物理科学技术学院作了《美国能源部的阳光计划介绍—光热式发电的机会和挑战》的报告,与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郑保忠教授等交流,并商讨了今后合作事宜。与云南科技厅龙江厅长和许健处长商讨了利用云南太阳能强度相对较高的特点合作研发光热式发电,将云南288万公倾的石漠化荒山转变为清洁能源发电基地,为中国西南电网提供足够电力供应。
e.张宏霖:
访问了经济学院,作了题目为《Frontier Development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的专题报告。与经济学院院长施本植、副院长张林和经济学院的教授们举行了非正式会谈。双方达成以下共识:云南大学聘请张教授为客座教授,张教授于寒暑假来云南大学作教授和科研,以及其他师生交流方面的合作。
f.潘岛:
13日下午, 受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李文均博士之邀,与生命科学院的部分教师研究生进行坐谈,并参观了刚建成GLP级多肽合成中心。潘教授介绍了干细胞基因转移和跨血脑屏障的大分子传递等方面学科发展的动态,以及潘教授领导的实验室近年来的研究方向和成果。
g.郝久宽:
到云南大学药学院做学术报告、与师生交流。 并就脑部靶向给药与云南大学药学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h.朱红梅:
7月12日下午,访问了云南大学数理统计学院,作了《美国院校研究在大学管理和运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讲座。介绍了美国院校研究在大学管理和运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应用统计学在院校管理中的引用。就高校研究信息管理系统、相关指标体系、数据采集流程和研究方向与数理统计学院师生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数理统计学院院长、教师、博士和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三、我们在四川大学的交流活动(7月15日至18日)
7月16日上午,四川大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罗中枢教授
会见了我们回国服务团。学校人事处、国际合作与交流
处、公共管理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
院、华 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等单位负责人陪同会见
并和我们进行了座谈。
7月16日下午,各位团员分赴各院系作专业方面的学术
交流,成果显著。以下分述各位团员的交流成果。
a.高炜:
7月16日下午,应邀与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陈勇等座谈,商讨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发挥川大在“3S”技术方面的现有力量,面向当前国际前沿和国家需求,联合开展全球变化、环境灾害等热点方向的研究。并且讨论了筹备联合成立全球变化灾害预警研究院的计划,在访问川大期间与校长谢和平院士会面时报告了将该计划。
b.王勋:
7月16日下午,在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做了《美国公共社会学》的讲座。 讲座后和公共管理系系主任吴耀宏教授等师生座谈。公共管理系王卓教授邀请王教授到四川大学开设公共社会学课程。
c.张新亚:
7月16日访问了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作了关于心理声学及三维声场虚拟现实的模拟的学术报告,并与学院书记陈笃海教授、何培宇教授、高勇教授和其他相关教授学者进行了讨论交流。张教授介绍了国际上的前沿成果,并同四川大学的教授们探讨了声学虚拟现实目前在中国的发展及前景。双方决定在今后积极促进四川省声学会(高勇教授任秘书长)与美国声学会芝加哥分会(张新亚任主席)的合作科研和交流。
d.曾左韬:
在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了《美国能源部的阳光计划介绍—光热式发电的机会和挑战》的报告,与太阳能材料与器件研究所张静全教授等讨论了太阳能技术发展的前景和方向,商讨了今后合作事项。
e.张宏霖:
会见了副校长宴世经教授等校领导,讨论了今后的合作。访问了经济学院和工商管理学院,并作了《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and FDI in China: 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in 2001-2010》的学术报告。会见了经济学院副院长邓翔教授等院领导、和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顾新教授等院系领导。双方商定聘请张教授担任经济学院和工商管理学院的访问教授,2013年寒暑假来四川大学教学和科研,以及其他师生交流方面的合作。启动特殊人才计划的申请程序,在四川大学进行每年1至3个月的教学科研。
f.潘岛:
16日下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科主任商慧芳教授陪同下到华西临床医学院参观, 并作专题讲座,介绍干细胞转基因治疗和跨血脑屏障的大分子传递等领域的研究动态和我实验室最新成果,探讨合作科研的前景,如临床样品的联合使用。
g.郝久宽:
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科主任商慧芳教授陪同下到华西临床医学院参观并进行讲座和交流:纳米生物技术在脑部给药中的应用和脑血栓的基因治疗方面学科发展的动态,以及郝教授所在实验室近年来的研究方向和成果。
h.朱红梅:
7月16日下午,访问了四川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作了《美国院校研究在大学管理和运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讲座,介绍了美国院校研究在大学管理和运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就高校信息管理系统、相关指标体系、数据采集流程和开发使用与学院师生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四川大学经管学院的教师、博士生和研究生参加了讲座。